我的故乡六安州
2018-05-30 19:33:24
  • 0
  • 0
  • 89
  • 0

【半醉汉散曲】我的故乡六安州
        江淮皖西(注1)美春秋,唐宋双塔(注2)古迹留。月亮岛,淠河古渡口(注3);皋陶墓(注4),遥望白鹭洲(注5)。赤壁渔歌(注6)齐云茶(注7),桃花坞畔观钟楼(注8)。嵩寮石泻乳(注9),武陟积雪厚(注10)。龙池山(注11)、龙穴返照;九公寨(注12)、九公耸秀。千年书院(注13)久闻名,扎笔巷内隐高手。小九华,大裂谷(注14),朝朝代代俱风流。
        老城新气象,故地不堪游。古井深巷皆消失,小区高层无老柳。咖啡厅取代大茶馆,广场舞秒杀旧戏楼。再不闻河边捶衣群妪笑,更难见街旁小儿蛐蛐斗。衙门威不设牛皮大冤鼓(注15),农家乐没有土酿小吊酒。
        俱往矣,流浪儿认不得亲舅舅。
        红灯彩旗霓虹闪,凯歌冲霄展歌喉。入目馆堂靓女肥,迎面会所美人瘦。霓裳曲,丝竹奏。脑满肥肠大腹便,窈窕淑女香气透。一个是饿虎要吃羊,一个是半推也半就。犹抱琵琶且遮面,老牛喜嫩草,嫩草爱富牛。穷汉,可远远明观;权贵,能暗暗消受。大爷们纸醉金迷是公款,穷人家血汗钱岂能糊屌悠?
        如今又出稀罕事,教师讨薪被拘留。这美女教师的嫩手,怎堪受那冰冷坚硬钢手铐的锁扣?这是对文明的羞辱,对道德的群殴。一刹那斯文扫地,三千年青史蒙羞。厉害了,我的故乡,一夜间你名扬天下六安州。

备注:

1,地理名称的皖西特指六安。

2,有“双塔摩青”美誉的两座千年古塔,经千载风雨,至今仍矗立在市区,当地人称之为南门锥子和北门锥子。

3,老淠河西岸下龙爪渡口,有“淠津晓渡”美誉。清人有诗赞曰:“一水背西郭,清湍漾白沙。岸烟迷远树,人影带朝霞。曙起鸦鸣噪,桡轻浪不花。唠唠问津者,何事渡头哗”。曾任六安知州的清人王所善,曾作七绝一首,专咏淠津晓渡:“匏叶谁赓淠水津,徒杠不拢济行人。往来一叶归村市,隐隐东星尚挂晨”。

4,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7.5公里、六合公路北侧15米处,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。墓前有清同治年(1869年)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“古皋陶墓”碑刻一块,碑高1.82米,宽0.92米。

5,白鹭洲古墓葬群位于六安东郊三女墩村境内,是六安古墓葬分布密集地区之一。该古墓葬群墓葬时代从战国延续到宋代。历年来,该地已发掘各类古墓葬数千座,出土文物上万件(套),对研究六安古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6,“赤壁渔歌”是古六安的“赤壁”,又名“小赤壁”,位于城西两公里许的老淠河岸边。这儿奇峰突起,断岸千尺,红岩峭壁上镌有“小赤壁”三个大字。旧时,岗埠之上有亭,亭前有屋三幢,遍栽垂柳,杂植花卉,曾为某人别墅。其西有“镜心禅院”,山环水绕,泉壑清幽;又有修竹茂林,临风摇姿。每当清晨或者傍晚,老淠河上渔舟轻荡,银鳞闪光,渔歌互答,其声悠远。清人巴懋炜有诗赞道:“沙明水碧浪花清,灌木连溪峭壁横。蟹舍几家依断岸,渔舟终古托浮生。歌飘橹外心俱静,唱入芦中听更清。我欲愿为垂钓者,一过此地辄移情”。如今,老淠河水浅,岸边形成沙滩,赤壁掩面,渔歌不闻。

7,州志载:齐山绝顶,常为云雾所封,其上产茶甚壮而味独香醇,名茶六安瓜片主产于此。“齐山云雾”茶由此知名,州志有诗曰:南山元豹爱深藏,蔀屋偏欣曒日光。传语雷公深锁洞,莫教宿雾到公堂。

8,六安淠河河西,古时居民房前屋后多种桃树,遂成桃花坞。清同治版《六安州志》载:“桃花坞……河水环绕,林木葱茏,桃花盛开,簇如锦绣,水光山色,自然秀丽”。清诗人巴懋炜有诗《桃坞晴霞》称赞此景说:“咫尺桃源近淠津,渔舟问渡越风尘。竹篱背树通幽径,茅屋当花结比邻。曙色平临丹壑迥,霞光遥映赤城均。武陵应共通仙籍,会便移居作隐纶”。

又:钟鼓楼,古六安城中心鼓楼大街最高处,系古代用于礼乐、报时、报警之用。登高凭栏,可俯瞰市内街景,遥望南北双塔。晴日可远眺桃花坞、武陟山、小赤壁、龙穴山。州志有诗曰:严城绵亘俯清溪,谯橹临衢碧汉齐。春雨家家围绿树,晴烟处处锁青霓。九公秀色檐前落,双塔毫光槛外携。清兴庾公应不浅,相将明月好攀跻。

9,嵩寮岩位于六安城南40公里处。岩分雌雄两组对峙。两岩岩面光滑圆润,苔痕斑清。岩腹中空,状若“偃月”,左有“龙潭天池”,右有宋绍熙年间镌刻“滴水沟”。内有“石锣”、“石鼓”、“七星灯”等奇观。州志载诗曰:瑶浆不厌一夫饥,瀑布难裁八口衣。劳吏未遑探胜迹,须从泻乳念民依。

10,六安城西15公里处,淠河北岸。《庐州府山川考三》载:“武陟山,在州西三十里,汉武帝南巡登封霍岳驻跸于此。”宋代山上首建“武陟书院”,宋建炎年间文武两位状元焦氏兄弟曾读书于此。州志有诗曰:漫言警跸汉皇踪,且喜寒凝少女峰。田父煨炉烧榾松,瓦盆倾倒祝三农。

11,龙穴山,一名龙池山,位于城东南20公里处。上有“龙穴”,即宋欧阳修《集古录》称二龙争战处。山上有古井,水味甘美,唐张又新评为“天下第十泉”。州志载,龙穴山首有幻影晚照现象,自此《龙穴返照》为六安一景。州志有诗曰:已负东隅壮志雄,桑榆急返退思中。请看龙穴西山日,猎有明霞照永红。

12,六安城西南35公里处,山有九石如人,故称九公寨。其山势挺拔峻秀,群峰叠岩,怪石嵯峨,景色绮绚。州志有诗曰:缥缈芙蓉柱笏直,霍州文物孕于兹。降神自是多申甫,储作天家论道资。

13,六安鼓楼街北书院拐,得名于拐头上的古“赓飏书院”。据说最早创于唐代,到了清代,则列为官学。拐,就是大街的转弯处,今只存三间破屋。

14,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张店镇境内,距六安市40公里,地处大别山的北麓,是山前盆地裂谷。最陡处四座直立,谷深数十米、高百余米,为一陡立的“V”字形谷,在大别山区非常所罕见。其山势奇峻多姿,生态环境极其优良,山、林、泉、洞、瀑、湖、潭、峡、坑、缝一应俱全,旅游资源极为丰富。其中三道闸惊险刺激,一闸更比一闸难,想要穿越裂谷,得费一番力气。还有一线天、大王井、雄起岩等景点,值得游览。

此地原名避王岩,源于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,在六安地区流动作战的史实和民间传说。

15,冤鼓,古代各级官署大门旁必须各置一面大鼓,鼓一响,官必上堂,以便冤民告状、弘扬德政。老百姓击鼓鸣冤之制,一直流传两千余年,直至清末始消失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