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有善报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这并非是迷信,而是一种因果关系,也可理解为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法则。
这种因果,是多行不义必自毙,也是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必然会有收获。
古人云,行善欲人知,早有恶意;作恶恐人知,已存善心。这句话,窃以为比“善欲人知,不是真善;恶恐人知;便是大恶”高明。
所以,我在看见有人做点好事而大力张扬的时候,便笑而不语。
讲一个清朝时候的故事。
山阴县陈某,坐船赴省参加科举考试,途中经过萧山,停舟夜宿兴驿。
是夜,附近街市失火,陈某便离舟登岸,近前观看。
只见街上火势熊熊,乱作一团。避者纷纷,衣着凌乱。火光中,陈某见一女子身无半缕,蹲伏于地,羞惧无以自容。
陈某未加思索,脱去外袍,掷与该女子。
女得衣蔽体,而家人已失散。
女哭泣,无所归,哀求陈某救援。
陈某心生恻隐,使其女宿其舟舱,终夜不交一语。
晨起,陈某登岸,访得其女母家,携女归之。
彼此匆匆,无暇问及姓名,匆忙间,女子亦未及将陈某的衣服归还。
陈某要应试,当即渡江而去。
待省试陈某入场,试题下,陈某面对试题,竟文思枯涩,一句难成。
窘迫间,闻邻号有呻吟声。一看,乃一考生得疾病,且甚重。
该考生对陈某曰:“我病急,考卷文成,而不能写。惟交白卷,求出场。请君为我点检一下考具,我须急就医。感激不尽!”
陈某为之料理笔墨纸砚毕,问:“君之试卷文稿,如何安置?”
该考生说:“文稿已无用,感君之义,赠君参考斟酌。”
陈某受之,扶该考生出场,复归号。自己已无文思,便抄录该考生文稿,草草交卷。
谁知揭榜,陈某竟榜上有名。
事后,陈某寻访该考生,已不知其去向。久之,此事搁置。
后陈某分发安徽任职。
某年夏日,陈某去官驿会晤新来的候补县令,见面后,陈某似觉相识。再细细一看,正是昔日考场患病之考生也。
各叙往事,乃知该考生是萧山人,当年因病,误了功名。出场后病情好转渐愈,次科亦获中,昨日方赴任待补到此。
陈某因其当年赠送的文稿,方能高中,故再三谢之。
昔日之考生、今日之候补县令,也因当年陈某帮忙扶病,连忙设宴答谢。
告别时,陈某偶一回首,见屋檐下晒之衣袍,十分眼熟。仔细一看,竟是自己以前赠萧山失火场中女子之衣。
陈某不觉屡屡回顾,心中大惑不解。
候补县令疑而问之。
陈某方言其以前赴考途径萧山,偶遇失火,赠衣裸女旧事始末,并询问此衣之来由。
候补县令恍然曰:“信哉,奇哉!君昔日援手所困之女子,即内人也。遭火灾时,她尚未嫁,后与我成婚。婚后我在她的妆奁中见此衣,十分奇怪。内人说,昔日遭火灾,幸遇一士子掷一衣,得蔽体而归。彼此匆匆,不知名姓,衣服亦未还。每念及此,总觉负疚。故一直珍藏,每年夏日必晒而藏之,以免霉烂、虫蛀。将来,或可以报。昔日考场之中,君之遇我病急,我之赠君草稿,君高中,悉君之积德所致。冥冥中天意,非偶然矣。”
言毕,候补县令呼妻出,双双致敬而谢。
从此,二人来往如通家。
此清嘉庆初年事。
事虽蹊跷,然合情合理,令人动容。